DB3203∕T 1058-2024 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配置指南(徐州市)
ID: |
81FFBA07A07D4CC6BE6ECDDF7730C5E0 |
文件大小(MB): |
0.33 |
页数: |
1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3.160,CCS A 00 3203,徐州市地方标准,DB 3203/T 1058—2024,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配置指南,Guidelines for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enforcement team staffing,2024 - 07 - 31 发布2024 - 09 - 01 实施,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3203/T 1058—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综合行政执法.1,编制配置 1,4 总则.1,总量控制 1,因地制宜 1,精准施策 1,优化协同 2,5 基础信息2,信息收集 2,整理分析 2,关键因素选取.2,6 核定方法3,核定说明 3,市场监管领域核定方法 3,生态环境领域核定方法 3,文化市场领域核定方法 4,交通运输领域核定方法 4,应急管理领域核定方法 4,农业领域核定方法4,7 数值修约5,8 数值校验5,附录A(资料性) R 软件分析流程.6,DB 3203/T 1058—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共徐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提出,本文件由中共徐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共徐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勇、于泳洋、王政、沙畅,DB 3203/T 1058—2024,1,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配置指南,1 范围,本文件提供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配置的指导,以及总则、基础信息、核定方法、数值修约与校,验方面的建议,并给出相关信息,本文件适用于现有市县两级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配置的指导,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综合行政执法,将同一部门的多支执法队伍整合为一支队伍,或将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由几个执法机构分别行使执,法权的执法队伍,通过综合设置方式,统一由一个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执法机构行使执法权,编制配置,按照标准确定机构的人员配备数额和领导职数数量,4 总则,总量控制,严格控制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配置总量,实行锁定管理。优化整合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时,应根据,现有执法职责和实际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情况,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有序整合执法力,量,确保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配置总量只减不增。以机构编制统计和实名制管理系统为平台,建立完,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机构编制配置和实有人员台账,因地制宜,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完善不同层级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布局。统筹考虑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行政区划、自然条件、机构编制总量和财政负担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各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配置规模,满足不同地区执法工作需要,促进执法队伍履职规范高效,精准施策,DB 3203/T 1058—2024,2,结合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6个领域执法层级、执法对象不,一等情况,分领域核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配置数额,以适应不同领域行业监管需要,提高执法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并根据机构改革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执法职能划转情况,结合履职实际,及时动态调,整,优化协同,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统筹行业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市县镇(街,道)三级执法监管力量,建立健全综合执法协作配合运行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通畅的,工作格局,5 基础信息,信息收集,5.1.1 宜在每年年初向各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收集上一年度职能履行、编制配置和实有人员调整,以及执法工作量等基础数据信息,5.1.2 采集前宜制定详细计划,明确信息数据收集的时间范围、具体项目及内容,5.1.3 本地区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区域面积、常住人口等信息可从统计部门获取,整理分析,5.2.1 宜对收集的资料及数据分类、汇总,逐项审查、全面校核,发现疑误及时核实更正,5.2.2 宜结合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履行职能、编制配置与发展现状,分析影响综合行政执法编制配置的,基本因素。通过研究和分析,在配置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编制时,可考虑以下因素:面积因素,涉及指标,主要有地域面积、执法区域面积;经济发展因素,涉及指标主要有GDP、人均GDP、市场主体个数;法,治保障因素,涉及指标主要有依法行使行政处罚事项数量、具有执法证人员数量、执法工作流程、执法,层级、执法效果;工作量因素,涉及指标主要有办件量的行政处罚事项数量、办件量、罚没款、巡查检,查次数、执法对象数量;人员素质因素,涉及指标主要有执法人员年龄、学历、能力水平等,5.2.3 除上述因素外,还需考虑政策调整或机构改革等政策因素导致的增减、调整或合并对相关职能,和业务的影响;还需考虑地区行政区划、自然条件、财政负担能力以及编制总量等实际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执法领域特定因素的影响,如应急领域还应综合考虑产业分布、自然灾害和安全风险等级等因素,文化领域还应考虑旅游城市等级、旅游资源分布、新兴业态等因素,关键因素选取,分两步筛选确定关键因素指标,第一步,经充分征求市、县(市、区)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在影响综合行政执法编制配置的……
……